孩子不主动学习怎么办?
和从不主动提问的却占大多数。由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,4%的孩子提不出问题,25%左右的孩子能提出一至两个问题,51%的孩子能提出2个问题,20%左右的孩子能提出四个以上的问题。在提出一至两个问题中,性别差异不大,在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中,男同学的数量多于女同学。可见孩子质疑和提问的基础较差,家长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。调查还显示,孩子质疑提问情况与个体的学习动机、物理学习兴趣呈显著的正相关,这说明孩子的学习动机、物理学习兴趣对质疑提问情况存在一定的影响。从质疑提问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看出,学业成绩与孩子质疑提问情况具有显著正相关,因此,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。另外就提出问题的水平来看,从相关测试统计结果可以发现,72%的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属于低层次的水平,其中几乎没有性别差异。20%的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层次的水平,其中有一定的性别差异,男同学能力稍强;8%的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次的水平,其中性别差异不大。
专家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,发现:①多数孩子根据问题情境,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,能提出一定数量和低层次水平的问题,缺乏提出多数量问题和更高水平问题的能力。②少数孩子在阅读情境材料过程中,具有“揭示规律”“独创”“发现”的特征,提出的问题能构成物理问题,有些孩子有较丰富的联想,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,提出了一些新意的问题。③大部分同学对这种具有广阔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活动感兴趣。在问卷调查中,有83.3%的孩子对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活动感兴趣。④陈述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。测试结果显示,大部分孩子不能恰当地陈述问题,只能用“为什么”提出问题,表达单一,不能及时地转换问题。如把“为什么”转换成“是什么”或“怎么样”的问题,从而限制了思维,使陈述的问题缺乏探究方向。
还有专家对孩子的问题意识与提问状况对教师做了有关调查,结果发现:
1.主动向老师提问的人很少,偶尔有人提问,问的问题多数是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不能解的习题,孩子间交流的问题也常属于此类问题。对课本、教学辅导资料、老师的讲解质疑的同学更是鲜见,有时孩子发现了问题,但表述困难,抓不住问题的本质。
2.老师们也袒露了对孩子提问的一些认识偏差:认为提问是老师备课时钻研的问题,答问是孩子的责任,不信任孩子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。
3.老师们也谈到了共同的教学现状:老师迫于升学压力,教学过分迁就惰性思维的孩子,对勤思好问的孩子未留下思考、质疑的机会。
4.教学过程过分忠实于教案。老师经常会遇到孩子问的问题,教案中有的没预想到,实验中孩子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教学中所要得的现象,而老师仍在津津有味地按原计划执行教案,忽视孩子问题,淡化了孩子的提问。
5.课堂问答单调也阻碍了孩子的提问。所谓“启发式”,在很多老师那里被异化成了“问答式”。老师给孩子提出的问题多达十几个,而没有孩子提问的机会。
6.有些老师也认识到孩子提问更有利于调动孩子思维,促进教学的双边活动。孩子提问可以反馈教学,如果孩子提的问题太肤浅而不能突出知识的重、难点,那么老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,根据孩子提问的水平因材施教。
温馨提醒:请家教的家长和做家教的教员 请拨打家教热线电话 13576950486 或加qq1750178399联系 第一时间帮你找到家教
文章来源:南昌求是家教网 http://www.nc-jj.cn/